CoreLab 是嶄新的「知識管理系統」,可以讓您管理知識、建立線上課程、開設班級與進行線上教學與學習,CoreLab 具備下列特色。
在 CoreLab 中,每一個課程由「節」、「知識點」、「活動」所構成,結構示意如下所示:
課程
節
知識點
活動
活動
...
知識點
活動
...
...
節
知識點
...
節
...
「節」用來編排課程的知識結構、「知識點」用來定義課程的知識(表徵學生的能力)、「活動」為學生實際可以進行學習與互動的知識內容。
CoreLab 使用知識點的概念,藉由學生與知識點下的內容互動的歷程,來檢核學生對該知識的精熟度。
所以課程的建立,要先思考課程要教授的知識是什麼?結構怎麼組成?要用什麼形式的活動來檢核?
每個課程的知識都不一樣,所以 CoreLab 內的練習題目在建立時,就要選擇對應到課程的某個知識點!
在 CoreLab 中,總共有五種角色:
知識工程師:建構課程知識者,所建立的課程知識與題庫,可以用來開設班級,進行線上教學與學習
班級導師:協助管理班級事務,包含:修課學生訂閱審核、班級滿意度查閱、...等
授課教師:班級授課教師,可查看學生的學習歷程
課程管理者:可以瀏覽與管理 CoreLab 內所有課程知識
主管:可以瀏覽 CoreLab 內知識系統與人才培育的分析報表
在 CoreLab 中,您可以同時具備多重角色,今天當學生學習知識、明天當知識工程師建立知識、...等,詳見「角色介紹」之說明。
在 CoreLab 中,系統已經內建了數位教育研究所多年來的 ICT 課程,您可以直接以這些課程開成班級,對外招生與授課;當然,您想要自己建構課程也行。
有別於一般的線上學習系統,CoreLab 要開設課程對外讓學生可以註冊學習,須先建立「基底課程」或「基底學程」,再利用「基底課程」或「基底學程」來進行排課變成班級。例如:知識工程師建立了一個「Python 基礎程式設計」,便可使用此課程開設每個月一次的班級;又例如:知識工程師今天建立了一個「人工智慧學程」,裡面包含了「Python 基礎程式設計」與「TensorFlow 實戰」兩門課,便可使用此學程開設每季一次的班級。
詳見「知識工程師」之說明。
CoreLab 的課程可以對應到 ECF (European e-Competence Framework),讓學生學習到未來工作所需要的職能,拿到國外也適用。
CoreLab 支援雲端程式編譯,您可以撰寫 Java、C/C++、Python、C#、JavaScript、Ruby、MySQL、PHP、GO、WEB(HTML/CSS/JavaScript)、R,即時編譯獲得回饋!
CoreLab 在每一個「節」上讓學生來評價老師與自己,協助老師與學生自己及早掌握與反應學習狀況。
CoreLab 支援建立多種活動內容,包含文章、嵌入PDF、非程式練習題(單選、複選、填空)、程式練習題、嵌入Youtube、自行上傳 MP4、網頁連結、MP3、線上 LAB、投票與作業。
可以用來練習比較複雜的程式。
藉由學生的作業繳交與批閱,檢核並累積學生課程的學習成果。
CoreLab 提供非程式(單選、複選與填空)題庫與程式題庫,可挑選題目組成課程測驗卷。
CoreLab 整合開源的視訊服務 Jitsi,讓您輕鬆進行直播共學。
CoreLab 會記錄學生的完整學習歷程。